
央广网贵阳9月24日消息(记者任振国 实习记者林敏 杨小娅)9月24日,记者从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耗时三年,横跨贵州黔西南州与安顺市交界处,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——“世界第一高桥”花江峡谷大桥,将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。
花江峡谷大桥建于被称为“地球裂缝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,大桥全长2890米,主跨径达1420米,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;其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,超越北盘江第一桥成为新的“世界第一高桥”,被誉为“横竖”都是世界第一。
发布会现场(央广网发 林敏 摄)
据悉,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过程中在抗风设计、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,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、峡谷强风、高空作业精准度要求高等困难。大桥创新采用智能缆吊系统、2000兆帕级高强钢丝等先进技术,获得授权专利21项,多项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,并且在索股中植入的智慧缆索,犹如大桥的“神经系统”,可实时感知桥梁健康状态。大桥的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减少植被破坏,创新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,安装风光互补照明系统,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。
展开剩余50%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,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,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,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,是一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“产业桥”。
花江峡谷大桥(央广网发 林剑 摄)
大桥的建设从“交通+旅游”融合发展理念出发,着力打造桥旅融合3.0版本,在云渡服务区建设三叠纪地质文化馆、在锚碇区打造桥梁科技体验中心、在桥塔顶部设置观光平台。让天堑变通途的同时,也使大桥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。作为一座连接内外的“开放之桥”,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,将加速贵阳、安顺、黔西南城市群的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,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。它以其世界级的工程形象和丰富的旅游业态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,极大地提升了贵州“世界桥梁博物馆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关注贵州、走进贵州,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“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通车,是‘中国桥梁’走向世界又一里程碑式杰作。它以技术的新巅峰、模式的新范式和精神的新标识,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一个闪亮的符号,为中国桥梁这张名片增添了新的光彩,为中国从‘桥梁大国’迈向‘桥梁强国’提供了坚实支撑。”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、厅长张胤表示。
发布于:北京市红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